【賴傳媒、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/綜合報導】
AI時代來勢洶洶,連全球雲端巨頭都跟著動起來。美國OpenAI近日一口氣向甲骨文租用高達4.5GW的資料中心算力,這個「天文級」的電力需求震撼科技圈,也讓甲骨文股價狂飆,一個月內漲幅逼近四成,寫下歷史新高。
根據外媒報導,OpenAI這次跟甲骨文的合作案,不只數字驚人,還被形容「等同於啟動4座核電廠」。換句話說,為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、生成影音內容,背後的算力需求幾乎是用「噸」來計算,遠超外界想像。
投資專家指出,甲骨文這波受惠不小。近年來該公司持續轉型,從過去的企業資料庫王者,成功轉進雲端基礎建設領域,市場預估光是2026財年,其雲端營收就可能暴增70%。不過也有專家提醒,龐大的資本支出雖然帶來成長動能,也可能擠壓未來獲利空間,投資人仍須保持謹慎。
但最讓人關注的,還是AI耗能問題。根據研究,一段看似短短幾秒的生成式影音,最高電耗竟與烤熟一塊牛排相當。若是企業批量生成數百支影片,累積電力足以供一戶美國家庭用上近四天。
AI平台Hugging Face的專家更直言,如果大家知道產一支貓咪影片要耗掉多少電,可能就會開始省著用了。呼籲使用AI的同時,應該更有意識地選擇工具與模式,避免無謂浪費。
能源問題不僅止於用電。資料中心內部密密麻麻的GPU硬體設備,還需要透過大量冷卻水降溫,若無高效節能設施,恐怕還會衍生水資源短缺問題。根據預估,到2028年,全美資料中心用電量恐怕將佔全國總用電的12%,環境衝擊不容忽視。
AI浪潮席捲全球,但在科技紅利背後,能源成本與環境代價也正快速浮上檯面,當我們一邊驚嘆AI的神通廣大,也該思考怎麼讓這股科技風潮走得更綠、更長久。